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包括三個基本特征:
-
核心競爭力提供了進入多樣化市場的潛能;
-
核心競爭力應當對顧客重視的價值作出關鍵貢獻;
-
核心競爭力應當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能力。
顯然,這三個特性都反映出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要素是從顧客需求的角度定義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不符合顧客需求、不能為顧客最重視的價值作出關鍵貢獻的能力不是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首先應當是深入理解和準確把握市場和顧客需求的能力。
對于這一點,海爾是這么總結的:“與顧客零距離就是與競爭對手遠距離”。
核心競爭力的建立和培育對于確立企業的市場領導地位和競爭實力是極為重要的。
為此,企業必須站在戰略的高度上從長計議。
企業自己需要審察經營的業務、所擁有的資源和能力,觀察市場需求和技術演變的發展趨勢;通過運用企業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獨具慧眼地識別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發展方向,并界定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技術,這些就是戰略管理需要回答的問題。
因此,簡單地講,戰略管理就是為得到核心競爭力所做的獨特的管理努力。
在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素的整合過程中,需要相關的機制與環境條件加以支持。
戰略管理包括:
-
有利于學習和創新的組織管理機制;
-
以團隊管理為中心的分權化扁平狀網絡組織;
-
創造充滿活力的創新激勵機制;
-
以市場為導向;
-
以顧客價值追求為中心的企業文化氛圍。
最后,是依賴既開放又相互信任的合作環境。
基于此,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樣是一種以企業資源為基礎的能力優勢,而且是異質性戰略資源,如:技術、品牌、企業文化、營銷網絡、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管理模式等。
只有在這些方面進行強化突出,建立互補性知識與技能體系,才能使企業獲得持續的差異競爭優勢。
從計劃管理、流程管理、組織管理到戰略管理,這一路下來,就是企業管理高效率的保證,也是企業盈利的保證。
隨著中國企業的不斷崛起,管理手段將會更加豐富。中小企業在企業管理上,既要做到手段多樣,又要注重靈活實用。沒有最好的管理手段,只有最合適的管理手段!
|